东家APP如何用古法制香,还原古人的雅

一个人,能从事喜欢的工作,是人生幸事,而能从工作里发掘出爱好来,更是一大乐事。

见到“明汝”古法制香师周科羽之前,听坊间说过这是个很年轻的小生,却喜欢和很多“老人”一起“玩”,便觉得这是个有意思的人。

直到接触本人,听他聊起很多事儿,才明白这些喜欢和“老人”一起玩的趣事儿都是有“道行”的。

周科羽出生于舟山群岛,舟山群岛东南部,曾因“海天佛国”普陀山而得名。

他大学学习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毕业后留校做了讲师。

说到与“香”的渊源,与他在普陀山受到的佛教熏陶不无关系。

香在佛教文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佛教认为香能与智慧相通,借香来讲述心法与佛理。

上香更是佛事中必有的内容,日常的诵经打坐、浴佛法会、开光、传戒、放生等各种佛事活动都会用到香。

居士、僧人在打坐、诵经等日常功课中用香,寺院内外也处处薰香,以营造良好的修炼环境。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普陀山,虽也经历了文革浩劫,但仍然留下了不少佛教文化古籍善本和一些残迹。

“当时的香炉和普济寺等本地寺院香品记载的残页,应该算我走上制香之道的启蒙‘老师’吧。”他说到。

而对香产生兴趣,则来自于周老师所学,后又施教于人的专业——“文物鉴定与修复”。

在学习与工作中,周老师会接触到很多文物,在这些古器物中,香器、香具是相对小众,却很独特的一类。

“古香器、香具让我着迷的地方,除了和其他古器物一样具有悠远的历史感之外,它还让人有气味的联想和探究。每次看到一件香器时,我通过它的形状、材质、年代,都会联想到当时置于这器物中的是何样的香材,有着怎样的气味。”

金石类、陶瓷类古器物,很容易从典籍文献中了解到古时的使用方式、场合、讲究等,甚至一些不常见的古器物不知其用途时,在鉴赏古画时都能找到古人使用该类器物的场景,而香器的使用多存于我们脑海中佛教和文人雅士雅集时使用的认知中。

“如果这些古香器没有了香材和香料,便成了一件普通的容器。难道这些从泥土中重见天日的精美香器,只能被放在博物馆的玻璃罩中供人欣赏吗?

周老师认为,还原古文化,传承古人文雅生活的方式,只把古人焚香时的器物和场景还原是远远不够的,焚香的重点还是在于——香。

“我们不仅要观其器,还要知其味。”

但如何知道古人用香时闻的气味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揭开这个神秘面纱,周科羽便开始了尝试按照古法还原制香的道路。

他通过在修复古籍善本时得到的一手资料,和翻阅保存下来的其他香典名著,找到了古人用香与现代人用香大不相同的“奥妙”所在:现在所闻的香多是“单香”,比如沉香、檀香等,散发的是一种香材的气味,而古人用香的发展过程极为漫长,在鼎盛的唐宋时期,“合香”成为了主流用香。

“这是中国香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合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香。”

在古代香方典籍(如明代周嘉胄的《香乘》)的指引下,周老师通过自己的理解与不断实践,做出了寿阳公主梅花香、宣和御制香、闻思香等多个古方香品,还有根据古方改良的木樨香、墨芸香。

“寿阳公主梅花香”为南朝寿阳公主所创,是她传世的十三款名香之一,她所配制的“梅花香”、“雪中春信”、“春消息”被历代制香家誉为“梅香三绝”。

“宣和御制香”由宋徽宗所创,由沉香、檀香、金颜香、朱砂、甲香等炮制而成,这款香所用香材结合了五行八卦,也是当时的宫廷道教用香。

“闻思香”是北宋大文豪苏轼调任杭州时,因“乌台诗”案发后,心性发生了转变,百感交集,使用旃檀、元参、丁香、香附子、降真香、豆蔻、茅香等材料配制成的香。这款香代表了苏轼大起大落后内心的追思与沉淀,无论香材用料还是香气都无以前的豪贵华美之风,而是经历过风雨浪涛后返璞归真的“质朴”韵味——甘甜中带着一丝微微苦凉的味道。

“墨芸香”由明代古方改良而成,首见于明时文人屠隆的《考槃馀事》香笺,用崖柏、芸草、白芨等香料配制而成,能防止书籍被虫蛀,适合焚于书房、书案内。

据悉宁波天一阁古籍百年不受虫蛀的原因,正是因为焚此香而受的保护。

“木樨香”则是周老师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品香习惯而做的改良香方。

“它是我们‘十二花神香’系列中的第一款香。十二种花表了十二种花神,十二种花神又对应掌管着十二个月。在传统的十二花神中有些花因为气味的原因,我们将它换成了其他香味浓郁的花,从而研制出了今天的新十二花神。”他说到。

这几款香都是历朝比较有代表性的经典香方,在还原、改良这些香方的过程,也让周科羽体会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成就感。而周老师的很多客户也是循着对味儿的香方被吸引而来的。

“记得我的第一个顾客来得很有趣。那时我常把自己研制出来的香拿给前辈试品,和他们交流(这就是很多人说我喜欢和“老人”一起玩的原因吧)。有一次在杭州吴宅,我把“闻思香”和其他几种香一起带了过去,后来一个不认识的人找到我们这里,说他闻到这个香味“很对”,跟市面上闻到的普通香都不同,便循着味道找到了过来。后来大家一起交流“闻思香”的用料,气韵,前调、中调、尾调,他觉得很不错,就下了订单预定。”

周老师借由在教学中掌握的知识指导着自己的古法制香之路,又通过自己的实践验证着古代香方的精华之所在。

“其实我的古法制香,是有很多思考和讲究的,最后定下来的配方和比例都是在一遍遍实践中不断感觉、琢磨,再拿给行家闻了之后,确定下来的。很多古代香方的配方没有变,但用材比例做了不少改变。比如古代用香,很多是作为‘药香’来用的,配料中药材比例很大,药味比较浓,我们现在就对香方里的药材比例做了调整。

聊起中华文化的传承,周老师认为借由一种和古人生活场景相似的意境还原,更有代入感,仿佛跨越时空,和古人心心相印,自然理解了那时的文化,那时的社会风尚。

比如,一件古物香器,配上古法制作的合香,在香气氤氲中,仿佛再现了古意中焚香时的悠然雅致心境,我们与古人感通的距离瞬间拉近了。

愿,与香为伴的时刻,是我们与内心对话,与古人交流,感知安心宁神的美好时光。

|周科羽(东家ID:明汝周科羽),古法制香师

本期作者:霁蓝

爱文化,上东家,东家AP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xiangf.com/cxzj/11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