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安国药王庙与药市

河北省安国县,古称祁州,位于保定西南一百二十里。自明清以来,全国各地药商,以此地为药材集散中心,相沿有几百年的历史,素有“药州”、“药都”之称。究其原因,当溯自药王的传说和药王庙的建立。

在安国,广泛流传着关于药王显灵治病的传说。传说北宋时期,秦王赵德芳得病,许多名医都不能治愈,眼看病情日趋严重,正当宫廷百官、嫔妃万分焦虑之际,有一位医生前来,自称安国南关人氏,赠药丸数粒,扬长而去。秦王服其药,重病果得痊愈。遺使到安国查访,却不得其人,便以为是药王显圣。明朝时期,有一位叫马自贵者,其母病重,百医不治,梦寐之中,有人赠药数丸,服后顿觉精神爽振,醒后,好如常人,便以为“有德于神”,出黄金百缢铸其像,又捐地若干亩岁收其毛以供香火。

神当然是没有的,那么药王究属何人?众说纷纭。一说是张森。张森,扬州汤阴人,生前在安国行医数十年,为当时有名的疡医,深受民众敬重,死后葬于安国,人们为怀念这位济世救人的良医,尊称他为药王。另一说药王是邳彤。邳彤,信都人(汉置信都国,东汉为冀州安平国,即今之冀县),东汉灵寿侯,为光武帝刘秀属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曾任曲阳郡太守。此人能文善武,精通医理,是当时济世救人的清官,死后埋于安国南门外。宋使查访至安国南关,不得其人,恰有官爵显赫,名昭史乘之邳彤墓,便假托为药王邳彤显灵,立庙祀之。于是药王即邳彤所说,远近传播,遂为历代帝王民众所公认。

药王庙的建立。自有药王之灵迹建庙设祀以来,历代帝王封典隆重。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年),封邳彤为“灵贶侯”,后改封公;南宋咸淳六年(年)加封“明灵昭惠显祐王”建庙于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今祁州药王庙便是明代仿临安药王庙,在祁州南关邳彤墓地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祁州药王庙,在安国县城南关大街东侧,占地十余亩。由牌楼、马童殿、钟鼓楼、药王邳彤墓亭、碑坊、名医殿和药王正殿、后殿组成。

牌楼为重檐旁殿式,黄琉璃瓦覆顶,四柱三间,彩饰斗拱。正中匾额书“封加南宋显灵河北”八个描金大字。牌楼两侧为石狮一对,石狮外侧有高耸之铁旗杆两座,是清道光九年(年),京通卫、山东、关东、陕西等地药商集资所铸。杆高27米,每杆重三万余斤,杆身金龙盘绕,上有对联一付,上联为“铁树双旗光射斗”,下联书“神麻普荫德参天”。字体苍劲有力。杆顶碧色凤凰遥相起舞。南北两杆对峙,颇具气势。

山门悬匾“药王庙”三个楷书大字,为清乾隆大学士刘墉亲笔书写。庙门廊内即马童殿,面阔三间,因有马童牵马的塑像而得名,塑像今已毁。据载:南北立马两匹,南赤北白,童四,古壮士装,二童赤面,二童白面,站立两厢各随马色。

药王墓亭在庙宇的中心部位。墓为亭式,琉璃瓦顶,面阔与进深均为一间,外形玲珑别致。墓碑为枣木透雕,碑文书“勃封明灵昭惠显祐王之”,又载“汉邳彤王为光武时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基在南关,民有疾苦,时显灵应,遂祠焉”。亭前左右庙碑林立,据年统计尚有碑23座,多为各帮药商、各行商贾、地方名人志士捐资重修药王庙所立。其中有的建于明代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有的建于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最近量民国二年为止,也有碑文模糊不能辨年者。亭两侧有南北西虎配祀,为“名医殿”,塑有自战国至唐宋名医泥即象十尊。南廊为汉华佗、唐孙林、宋张介宾、张子和、刘河间。北廊为(战国)秦扁鹊、汉张仲景、唐孙思邈、普世安、徐文伯。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相传为泥人张远祖之作。以药王亭为中心,以历代十大名医为首。

庙宇的主殿是药王正殿,其建筑宏伟,雕镂精湛,琉璃瓦覆顶,金碧辉煌。殿中正位是药王金身龙袍坐像,执七星牌,神采奕奕。武将站像分立左右,或执兵或扺掌,英姿勃勃。后殿为药王卧殿,药王居中,两旁为后妃,左右男女侍者,神情肃敬。

药王庙中除固有的建筑、塑像显示药王的德威之外,更有无数匾额以示所谓“神之德感于天下”。可惜的是十年内乱中,这些历代匾额已毁于一旦。我们现在只能从资料中看到一些信息。据日伪统治安国时期的统计,药王庙有匾块。献匾者地域很广,南至广东省的中山县,北至张家口,东至山东济南,西至陕西的宝鸡,东北至吉林的依道河,东南至浙江的绍兴、宁波。进匾者遍及全国十四个省市的八十余县。单从资料来看已无法一一考订献匾者的职业与身份。但有的匾从署名或题词中明白无误地表明报献者是属于参加药材交易的“十三帮”、“五大会”的商贾之辈。如“彰帮”及署名“京都博济堂”“京通卫帮”“关东药行”等,匾额题词为“泽及商贾”、“惠被商旅”“关东帮”“福庇旅人”之类。也有邻封出产药材的州县药“佑商驯盗”商与其他行商集资敬献。

药王庙既立,药王灵异以十传百,四邻州县善男信女进香祷医求药者、为好奇心驱使前来参拜者络绎不绝,他们往往就地交流民间验方,采买药材,期藉神灵护佑治病长生、起就健。偶有疾愈者,便以为药王灵验,于是,贫穷者自家门口一步一叩头以示虔诚;富裕者许上四台、八台或五步一叩,直至药王殿前,大供,或敬献魔额、拥香火、铸炉鼎、塑金身,或招雇戏班演戏三、五日,用以还愿。于是进香者纷至沓来,形成了空前的庙会。业药者为获利计,更迎合民众心理,携带本地药材不辞劳苦,跋涉前来,久之,便有“药不过祁州就没有药味”之说。至此,香火会逐渐演变为药材交流会。

随着药王庙之声威远播,药材交易规模也日趋扩大。据明万历三十六年(年)的《重修明灵昭惠显祐王庙记》碑文“岁至清明寒食,四方货物云集,贡性帛金钱告虔者,肩摩而毂击”,这里不仅谈到了庙会,还谈到集市,估计这时的集市已经主要是药市。庙会为每年“清明寒食”举办一次。

至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安国药市出现了繁荣景况,庙会时间已改为每年举行两次。这些在祁州人刁显祖(清雍正时期进士)所作《祁阳赋》中有清楚的描述:“......又有显祐之神,是日皮场,初封土地,历晋侯王,男女祈祷,奔走若狂。每年两会,冬初春季,百货辐辏,商贾云集,药材极山海之产,布帛尽东南之美……。”至于一年两庙的时间及药材交易的范围,在乾隆二十年(年)修的《祁州志》中更具体为“每年清明及十月十五日商贾辐渚,交易月余,盖大江以北发兑药材之总汇云”。这证明至晚到乾隆年间,安国已扩大为江北的药材集散地了。

至清朝道光年间,购销客商日多,为经营方便,各地药商按地区及经营药材类别形成“帮”的组织形式,通称“十三帮”。各帮药商携带地产药材汇集祁州,南货换北货,互通有无,所以“十三帮”的形成,是安国真正成为全国药材集散中心的重要标志。

庙会与药市。祁州庙会,一年两次。阴历四月二十八日为春庙的正日子(据说是药王生日),虔诚参拜的四方民众,从深县、武清、饶阳、博野、定县、清苑、望都等邻封各县纷蚁前来,人群拥塞,聚集殿内,哮经全夜,翌日方始散去。据传说,庙会开始每日即有十万以上民众顶礼,熙来攘往,盛况空前。四月二十八日才开启药王庙正门,供各界人士行礼参拜。一般民众只备一柱香,行一跪四叩礼;“十三帮”药商分各团体参拜,并备有供品、鞭炮,以示药商之富有和虔诚。祁州庙会,历来由“十三帮”药商轮流主持。各帮药商集资从保定、石家庄及邻近县份雇请戏班,分别在神戏台(与药王庙正门相对)、大药市、木货市三台同时演出,昼夜不停。各帮主持庙会四天,在此期间,各戏台上之横标、幔帐,街市上的彩旗、条幅均换上色彩标志,五颜六色,争奇斗胜,各帮以此炫耀本帮的财力。除唱戏外,庙会上还有马戏、杂耍、说书、卖艺等,热闹异常。

祁州药市的药材交易便集中在庙会上进行。春庙期前后五个月,冬庙期七个月,故有“春五秋七”之说,即形容庙期经年不断的意思。到阴历四月一日,各地药商均已汇集安国。参加药材交易的区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它范围之广,东起沿海,西达陕、甘、新,南到两广,北至库伦。甚至日本、朝鲜、俄国及南洋各国的药商亦不辞跋涉远道而来。正由于全国各地药商的到来,安国才成为驰名中外的药材集散地。

十三帮是祁州药市的主导者,这是祁州药市的一个基本特点。“帮”是药商自然形成的交易团体,对药商约束力不大,对外只是聚在一起雇请戏班唱戏,主持庙会而已。各帮的形成时间不一,帮会的数目也有变化,但习惯上称为“十三帮”。他们的名称是:京通卫帮,包括北京、通州、天津一带的药商;关东帮,包括奉天(沈阳)、吉林、黑龙江、高丽(朝鲜)、内蒙一带药商;山东帮,指山东各地药商;山西帮,包括山西及陕西药商;陕西帮,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一带药商;古北口帮,包括热河、绥远一带药商;西北口帮,包括呼和浩特、张家口、包头一带药商;彰武帮,包括河南彰德和武安一带的药商;怀帮,指河南怀庆府一带药商;亳州帮,指安徽亳州一带药商,江西帮,包括江西、云南、贵州等地药商;宁波帮,包括浙江宁波,江苏一带药商;广帮,指山西省太谷、榆次一带经营两广及香港、东南亚进口药材的药商。实际的帮数比这还要多,如民国以后才开始集资唱戏的“禹州帮”,包括河南禹州一带药商;还有本地经销加工黄芪的药商组成“黄芪帮”;四川一带药商还组成“四川帮”等等。据年统计,在安国的各帮商户共1,户,占药商总户2,户的77%,资金雄厚,占药业资金的83%,其交易在祁州药市上占举足轻重地位。如关东帮为大帮,他们一般春庙不来,庙会上药材交易额则减去大半。

庙会期间,各帮药商把当地药材运到安国,同时购回本地需要的药材。这之间的交易,既有生药,又有熟药,并且以它的种类繁多、品种齐全而闻名于世,因此,有“鄚州庙货全,祁州庙药全”的说法。据统计,在药市上交易的生药品种多达千种,而常用的著名药材则多至二百余种。各帮都有其传统的独特品种,在销售范围上也各有其习惯性的划分。如关东帮运来人参、黄芪、木通、沙参、熊胆、五味子、龙胆草等,购回川广药材犀角、砂仁、沉香、珍珠、广角等名贵产品。除北京“同仁堂”来药为丸散膏丹外,其余药商经营的本地药材(称推“达仁堂”销“帮”货),几乎都是生药批发。由于各帮药商的户数多,人数众多,资金厚,所以销货数量也是惊人的。据统计,仅广东,安徽等九省每年输入祁州的药材总量为36,,斤,价值32,,元(银元)。

祁州药市上,由当地药商经营的“拆货棚”(因每逢庙会临时在市上搭棚经营而得名)、“片子棚”所进行的生药饮片加工,生意极其兴隆。在多年的实践中,切药工人掌握了一套精湛的加工技术,赢得了各帮药商和患者们的赞誉。所以,他们的切片,除供当地成药铺、小药铺入药配方外,大量的还是替各帮即各帮药商把购买的药材在祁州经过饮片加工再运销药商加工,各地。故“药不经祁州就没有药味”,剔除其迷信说法,实际上是对祁州传统的药材饮片加工,尊古炮炙的赞誉,祁州著名的饮片有“百刀槟榔”、“云片鹿茸”和“镑制犀角”等,作工地道,药效极佳,为祁州药材加工之绝技。

庙会期间,随着各帮药商而来的是满载各种药材的大小车辆、骡马骆驼队,络绎于途,绵延数里。如果没有一套灵活的经营方式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大量的药材要迅速经销和安全管理都是不可能的。灵活的经营方式为祁州药市招来了四方客商。外商购销药材一因行情不明,二怕质量不得,所以,买卖客商只需坐于室内,交易双方均嘱托经纪代办,只交付佣金百分之二。经纪人忠于顾主,价格公道,质量可靠,成交的可能性比客商们直接出面要大得多。即使买卖药商不能亲自前来,只凭一信委托经纪代办,亦可成交。若买主未携银款,由经纪出面担保,钱庄银号即可慨然如数拨付,形成无本生意。这些做法给予客商极大方便,对整个药市的活跃起到作用;在货物管理上,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有“货栈”和“下处”,专供存放药材,他们处处精心照料,负责药材的防风、防雨、防火、防盗,及时注意苫盖和晾晒;在车行运输时,保证装卸轻拿轻放,行车四平八稳,途中不能有丝亳缺斤短两、抽替顶换之况。

“安客堂”的建立对于药市的正常管理和交易的正常进行起重要作用。由于购销客商日多,货品种类日杂,客商间纠纷时有发生,遂由地方人士出面组织便利客商的机构,名为“安客堂”。它为客商办理有关药行业的一切事宜,并代管经纪,规定经纪只许本地人充任,除得买卖双方各2%佣金外,概不允许勒索客人,不准私人中饱,不准吃价吃秤,不准就地欺生,违者轻则罚款,重者取消充当经纪的资格;安客堂内设有标准秤砝,解决因为分量差异而发生的争执,遇有贷款纠纷,均由该堂调处排解,倘遇客商与本地药商发生争执,即使本地商人有理,也须向客商赔礼道歉,以示对客商的尊重。“安客堂”的创办、主管,皆由当地有声望之人士承担。事变前,多由该县崔、卜两大户轮番担任。

随着药材交易的发展,为药业直接与间接服务的行业如行栈、下处、刀坊、搬运、车行等都联带发展起来,不仅当地人民直接与间接地投入其中,而且邻近深县、武强、饶阳、河间、博野诸县农民,也有不少在庙会期间前来打短工、做零活。据年统计,庙期到安国的十三帮商户7,多人,本地药商5,多人,经纪二千多人,加上打药包工人,切药工等,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工人,总数不下四、五万人。使安国药市形成一个繁荣兴盛的局面。

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进占安国,烧杀抢掠,严重摧残了安国药业,使繁盛了几百年的祁州药业一落千丈,繁荣的药材市场陷于极度萧条之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xiangf.com/cxzp/11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